過龍泉谷後,到達中游地帶,澗勢變得略為崎嶇,祇要小心的話便是更多的樂趣了。
經過圖中的巨藤後,便到達所謂的大潭區。由於這裡的澗床寬廣,巨石深潭滿佈,故沿路景色變化萬千,最為筆者欣賞。 |
不久到達一個水色翠綠的淺潭,旁伴小瀑,流態甚美,其上並有鳥形怪石似在歇息。 前輩為它們命名,是為杜鵑潭及大鳥石是也,大家覺得如何? |
![]() |
經過滿佈巨石的走廊後,高逾六十米的王母瀑便出現在右方,此瀑另有更貼切的名稱:一條龍。 要領略何謂一條龍,最佳的觀賞地點莫過於回程時從虎蹤徑遙望,看!還有更好的名字嗎? |
過一條龍後,不久便到達全澗面積最大的楓葉潭(暫欠相)了,此潭之上乃連續數潭,每處都是大休好地方。 |
![]() |
再經過一段寬闊的澗床後,石澗忽然收窄,並且急向左拐。再前行數分鐘,留意左面有一塊大石,上書【肥佬麥】,表示已經來到中游出口了。由於此石澗上游頗為險要,最後段澗床更會收窄致難以前行,若非有經驗及準備,不疑亂闖。 在【肥佬麥】左方經虎縱徑接回家樂徑,衹需四十分鐘便回到石澗入口的公廁了。要注意現在虎縱徑的路口有路不通行的警告,但小心一點便沒有問題了。 |
![]() |
那麼,究竟大城石澗的最上游是怎樣的呢? 如循左源西南坑上溯,便會到達圖中的小水壩了! (遲D再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上游吧!) |